全百科精品资源分享
免费优质资源下载平台

文案人的曲线思维和订阅号的中年危机

全百科网免费发布推广信息

我快被订阅号的这种阅读体验弄崩溃了。文案人的曲线思维和订阅号的中年危机
作为感觉走在先的文案,遇到『感觉不对』的事,我会去找数据、找原因,然后在脑中做沙盘推演。按目前状态下去会出现什么,有哪些优化方式……

文案人的曲线思维和订阅号的中年危机
这篇文章记录了文案人的曲线思考轨迹:厘清问题 — 发现问题 — 发现机会 — 提出假设 — 提出方案 — 测试反馈。
这种思维习惯如影随行。在文章里,我试着用文案思维去解析订阅号的阅读体验。

1、

项目背景:订阅号的中年困局

你没有犯下明显的错,只是老了,力不从心了。
初见这句话,像是心头降下一声惊雷。老态袭来,人对事情不再敏感,对变化的应对显得迟钝缓慢。力不从心不是过错,是一种无能。
我在微信上就看到了这种中年老态。文案人的曲线思维和订阅号的中年危机

算法推荐、西瓜短视频、抖音……面对头条系军团的步步紧逼,微信被打得措手不及。
当年Pony评价“看到了微信,就知道跟微博的竞争已经结束了”。抖音的出现,也预示着微信跟头条的图文竞争结果已分——微信占了图文,头条赢了视频。
这不是一场争抢用户数的对决,而是争抢用户时间的竞争。这场时间争夺战的最终结果,图文无法战胜短视频,短视频无法取代图文。头条势力偏弱,却占得一丝先机。

从平面形式过渡到多媒体,一直是媒体发展趋势,就像电视取代了报纸,网络取代了电视。作为守擂一方,微信面对年轻气盛挑战者不至于落败,却已经乱了阵脚。
比如,跟进头条脚步做信息流,朋友圈中加入动态视频、订阅号中强化短视频,借朋友圈力推微视……目前来看收效甚微。
中年微信在短视频落后了,在订阅号上的优势也在减分。

2、

竞争方式:订阅号的野蛮改版

社交关系、移动支付、内容生态并列为微信的三驾马车。
微信的“根”是社交关系链,这点目前牢不可破,但它扎根的环境正在发生改变。
并不起眼的订阅号,才是微信生态的底层土壤。土壤变质了,根也会失去生机。

订阅号作为土壤存在,允许微信生长出层次丰富的业态。
是订阅号把用户的时间和兴趣留在了微信上。一位普通读者通过订阅号,可以找到自己的工作信息源、订阅兴趣、情感共鸣。它不仅承包了用户个人化的身份标签,还扮演了媒介渠道……
如果订阅号做烂了,微信将直接变成社交工具、支付工具。
失去内容土壤的微信,跟手机QQ、钉钉,以及支付宝还有什么区别?那时,微信就像一座有了缺口的大坝,再没能力跟头条争夺移动用户使用时长。
所以说,改版升级订阅号,就是在保护微信的安全大堤,形势刻不容缓。文案人的曲线思维和订阅号的中年危机

目前,为了提升订阅号打开率,开发工程师们用的是直线思维——用户和文章的距离,拇指最近;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只是千算万算的工程师少算了一点,用户筛选文章的成本。有时用户并不喜欢走直线。
过去,人们是根据读者头像筛选阅读内容。看到某个订阅作者头像亮了,就像收到了一封来信。这种内容筛选,正好匹配了人们选图书的阅读过程——先选出版社和作者,最后再选书!
工程师大概很少体会人们是在追作者,而不是追信息!
订阅号改版成信息流,像是庄稼地里冲进一群野牛,把人们的内容筛选习惯踩得稀巴烂。
这种野蛮改版让我烦躁到崩溃。
它像是从《ELLE》《国家地理杂志》《意林》《故事会》《XXX日报》《XXX企业内刊》中,分别撕下一篇内容装订在一起,然后把这些风格不一、尺寸不同、选题迥异的内容丢在眼前,问人看不看!
说实话,我看得越来越少了!

3、

策略分析:找到阅读行为的决策人

做文案有一个基础常识,一切沟通要先找到目标受众,挖出购买的决策人。
在复兴订阅号的这个项目中,谁是影响阅读打开率的最大行为决策人?

回顾项目背景,因为阅读量下降,所以就去升级创作者的图文分析工具,提升创作工具,优化订阅号卡片标题呈现方式,内测『发现公众号』,让订阅号有了更多的展示机会……
打个比方,订阅号池塘中有一半鱼跑去了短视频池塘,官方又向自家池塘中倒入大量垃圾,破坏了原有阅读生态。最后,对官方跟作者说:“我给你换一批更密的网、更尖的钩,你的收成不会降低。”
这种做法是工程师的直线思维——因为内容阅读量降低了,所以就在创作端下功夫。不断赋能创作者,加大视频投入和扶持……
不过,这当中有一个逻辑误判。真正大面积影响订阅号打开率的不是作者一方,而是读者啊!

整个海岛的鱼群大幅外游,能捞上来的鱼越来越少,给出海的人换一张新网,这是长远之计吗?
订阅号整体阅读力下降,是微信读者的阅读意愿、阅读兴趣和阅读时长发生了转移,是你家的微信生态环境出现了问题。
都这个时候了,你不去降低读者的阅读筛选成本,不去为读者创造更友好的阅读环境,却把希望寄托在创作人身上,把优化精力放在提升创作运营、能力一端。
这种修修补补,让我想到一位男孩拉着女友的手,试着挽留:“不提分手,我改还不行吗?”错在哪都没看清,怎么改?

4、

优化执行:优化读者阅读体验

上面是我以文案视角记录的『感觉不对』的地方。
我看微信现在的信息流,会进入一种很明显的失焦状态。推己及人,应该也有不少人有着相同感受吧。
只要朝着优化读者阅读体验出发,都能加分。

这些标题以豆腐块的形式密集挤在一起,筛选信息时,双眼没有停留和休息的点,根本不知道应该从何看起。
大图和小图交错出错,视线检索信息时没有固定点,会心烦意乱,不假思索地划过很多条推送,也会不自觉寻找猎奇和标题震惊体。
让订阅号回到作者栏是不可能的了,在现有信息流基础上,如何提升读者的阅读体验?
其实,这点完全可以参考Youtube 的信息呈现方式——所有头条图文、视频都以统一的大图封面展示。文案人的曲线思维和订阅号的中年危机

订阅号用大图和小图区分展示内容,帮用户区分星标用户、非星标和常读用户,不是闲得没事做嘛?就像人家衣橱里有10条裙子,都是她自己精挑细选的,为什么要人为干涉她穿哪一件?
每张规格统一的封面大图,都是对视频或图文的预告,不用靠标题党选文章。
通过封面标版,能很快识别出作者,降低筛选成本。全部图文以大图呈现后,整个页面变得规整有序,大大提升界面舒适度。
图片下面跟着就出现标题和作者信息和好友阅读数,这些基础的文章信息都出现在相同的区域,用户不用跳移视线查找内容。
一屏一般能放2.5条推送,每一次滑动能推走一条。这样就避免了当前的一次滑动,略过5-6条订阅栏文章的现象。大图看得赏心悦目,完全不会有注意力失焦的状态。
微信你回到自己的专业领域,去克制地做信息呈现,不要越权为读者做筛选,不要干涉读者的阅读主动权。文案人的曲线思维和订阅号的中年危机

写到这里,这篇文章要说的内容大概写完了。
总结今天文章,我在上面写订阅号现在的修修补补,只是在填改版成信息流之后出现的坑。这种升级和修补是从程序开发工程师的思维出发,他们赋能作者,想靠作者产出更多优质图文来提升打开率。
对此,我持反对意见。我从文案思维出发,提出要把焦点放在读者身上,要走降低读者筛选信息的成本,提升读者阅读体验的方向。
读者体验爽了,自然愿意多停留,花时间多参与有思考的图文阅读。

去年12月微信改版,我有写过一篇观察文章。当时看到隐忧,在文章里写,“2019年,起步于公众平台的大中小自媒体人,要做转型准备了”。
今年我也留一句话,如果微信订阅号不在优化读者阅读体验上大做文章,2020年,图文自媒体人找好退路早点下车吧,路的尽头快到了 ~

2020年,我们再回来看这篇文章。以上观点,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一定是对中带错,错中有对。

最后想说,方向比方法重要,策略比文案重要,向前迭代比讨论对错重要,好奇心最最重要。

练习文案力,最终练习的是以文案视角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Download Premium WordPress Themes Free
Download Nulled WordPress Themes
Free Download WordPress Themes
Download Premium WordPress Themes Free
udemy paid course free download
download coolpad firmware
Download Premium WordPress Themes Free
download udemy paid course for free

搜一下 获取更多

本文由全百科网分享提供,分享更多精品资源,帮助你我共同成长。

赞(0)
全百科网 » 文案人的曲线思维和订阅号的中年危机
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收集,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及意见,仅供用户参考和借鉴。如对稿件内容及版权问题有疑议,请及时联系全百科官方邮箱: smtsg@foxmail.com

评论 抢沙发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